
为深入贯彻北京市“大戏看北京”文化战略,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副中心运河题材原创剧本创作及选题采风孵化活动”,近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以一场创作采风座谈会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标志着通州区在2024年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开启了新一年度以高质量原创剧目孵化为核心,推动运河文化资源向艺术价值与产业动能转化的新征程。
座谈会作为项目的启动活动,实现了市区两级资源的高效联动,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多个市属院团的艺术家代表、戏剧界知名专家和优秀创作者代表齐聚一堂。
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俊艳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坐落于通州,承载着传承运河文脉与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原创剧本孵化项目是通州区构建演艺产业新生态、打造“运河文化新坐标”的重要举措。2024年,项目已成功孵化了北京曲剧儿童剧《运河摇啊谣》(现已升级更名为《运河幻游记》)的全剧,以及话剧《万舟騈集》和《通利福尼亚大饭店》的片段,为丰富区域内居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2025年,项目将聚焦成果转化与品质提升,致力于构建一个集创作、孵化、展演于一体的可持续生态链。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景俊美和与会青年创作者分享了三点创作建议:打开想象力、开阔视野,将采风中积累的素材落实到创作细节,行动起来而非坐而论道。
本次活动与北京市文旅局主办的“新时代首都剧本孵化项目”进行了有机连接与接力。市级孵化项目第四季中,话剧《漕河戏梦》与《朱卷诡案》两部优秀的通州题材作品成功入围。通州区以此为契机,正式启动年度孵化工作,并将这两部新作纳入本项目作品库,充分体现了市区两级的优势互补与高效协作。
根据2025年度工作计划,本项目将持续深化“四库”(作品库、人才库、专家库、选题库)建设,并重点完成两大任务指标。其一,是推动已完成商业制作的北京曲剧儿童剧《运河幻游记》在今年10月30日和31日于通州区进行两场商业演出;其二,是从2024年开始孵化的两部优秀片段作品——话剧《万舟騈集》和《通利福尼亚大饭店》中择一进行全剧孵化并完成至少一场的公开展示。
未来,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优秀的文艺创作者和专家学者参与到运河文化的挖掘与创新中,持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副中心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 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