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餐的时候,歪头可瞥见徐悲鸿纪念馆的艺术灵韵;站在教学楼顶,望得见什刹海的千年波光;操场跑道围着300年历史的王爷府……9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获悉,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旧厂房变身而成的北京市仁泽高中,在历经一期、二期工程改造后全面落成,成为北京老城“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案例。
据介绍,作为区域重点更新项目,仁泽高中原址涵盖数十载历史的科影厂制作基地、300年历史的清朝王府及部分低效业态,由北京市设计研究院全程深度参与,避免大拆大建,让旧空间焕发新活力。
项目团队采用“地毯式评估”,对每栋建筑单独研判,筛选出水磨石扶手、老式楼梯等极具时代韵味的历史元素予以保留;同时以“教育空间叙事”逻辑整合多元建筑风格,打造出三层递进式院落结构——没有传统校园高大的教学楼,多栋小楼错落分布,自然形成静谧且富有层次的学习氛围;校园中心的四合院王府转型为教学研讨区,四周环绕的环形跑道打破传统运动场的单一形态,既呼应历史底蕴,又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此外,教学楼利用层高优势设计中庭与天窗,开辟阳光房作为答疑讨论区,让学习空间更具温度。
北青报记者看到,校内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篮球馆内,巨大的穹顶配上乳白色钢支架,如伞状般庇佑着孩子们。其前身正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火遍京城的JJ迪厅和剧空间剧场。而德云社新街口剧场则成为学校的艺体楼和报告厅;曾经的“局气”餐厅也已变身学校正门和教师餐厅,透过临街的窗户可以清晰看见新街口大街上的车流和一街之隔的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市仁泽高中”的校牌和中国印风格的“仁泽”校徽就立在食堂餐厅的上方。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教育导向的城市更新”,不仅优化了什刹海区域的空间环境,更将科教基因、历史文脉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为城市核心区更新提供了“以教育激活历史街区”的鲜活样本。
据悉,仁泽高中由金融街教育、首开集团、天恒集团、北大文化联合投资创办,是继“正泽”“润泽”“惠泽”“承泽”后,金融街教育打造的首个“泽”字系纯高中品牌。目前学校已步入办学第二年,圆满完成各年度招生任务,招生热度持续攀升,学校依托1:3至1:4的高师生比,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填补了西城区民办高中领域的发展空白,进一步丰富了区域教育供给形态。
供图/北京市仁泽高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