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北林-金融街‘社区风景生长计划’暨金融街街道社区景观提升成果展”正式开幕。该展览由北京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联合举办,将持续至9月30日。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象·社区之形”通过对闲置小微空间的更新利用,提升社区功能与面貌;“境·场所之生”着力塑造具有识别度的社区实体空间与IP形象;“和·邻里之网”强调居民在更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推动自我管理与空间治理相融合;“承·文化之续”则依托在地文化资源,助力社区向文化共同体转型。本次展览不仅是阶段成果的展示,也标志着金融街街道社区更新步入体系化、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为北京花园城市建设提供了来自基层的有益探索。
开幕式回顾了“社区风景生长计划”的发展历程。该计划从居民需求出发,对社区闲置空间采取灵活、节约的微更新改造,既提升了环境,也促进了居民共治。活动现场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社区工作站”揭牌,专家学者围绕社区更新进行了深入交流。嘉宾和居民还一同参观了手帕社区的屋顶花园、“最美小院”等改造点位,亲身体验社区的新变化。本次活动既作为2025北京国际设计周的组成部分,也为学术界、艺术界与公众搭建起了对话平台,共同探讨更宜居、更温暖的社区未来。
金融街街道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社区风景生长计划’着眼于‘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的愿景,结合各社区资源与文化特色,整合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社区营造等多方专业力量,打造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社区空间和主题IP,形成‘一社区一主题、一空间一特色’的更新格局。”
展览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观。手帕社区居民王先生说:“过去社区一些闲置角落堆物堆料现象普遍,影响环境也存在隐患。经过一年的改造,手帕社区多了屋顶花园、最美小院,我们居民共同出谋划策,感觉特别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除了手帕社区打造的“睦邻花园”,宏汇园社区以“宏汇童行”推动儿童参与社区美化,文昌社区依托“文华花境”鼓励居民认养绿植、扮靓胡同,丰融园社区则通过“邻心林趣”微花园提供休闲场所……“社区风景生长计划”正持续探索“空间更新+文化培育+居民参与”的可持续治理模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