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至21日是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北京联合大学在此期间策划举办了“网络安全校园日”互动体验与公安警官专题讲座等系列特色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专业讲解”的模式吸引师生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网络安全氛围。
“网络安全校园日”主题活动近日在北京联合大学校本部食堂门口举办,以“互动体验”为核心,将“钓鱼wifi”“虚假APP”“仿冒网站”“勒索病毒”等常见网络风险,转化为可操作、可感知的模拟游戏,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防范技巧。
“原来连接免费wifi后,个人信息会被这样轻易获取!”在模拟钓鱼wifi体验区,一名同学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操作后不禁发出感叹。志愿者的实时演示清晰展示了设备连接“钓鱼wifi”后,个人信息被“窃取”的全过程。在虚假APP体验区,仿制的“校园缴费”“兼职招聘”类APP与正规软件高度相似,学生点击操作即可直观了解恶意软件如何植入设备、窃取资金;仿冒网站体验区则对比展示了仿冒网站与正规网站的细微差异,帮助师生识别“钓鱼网站”的常见套路;勒索病毒模拟体验更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文件被加密、无法打开,需支付“赎金”的困境,深刻认识到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除了四大模拟体验区外,活动现场还循环播放学生自主创作的《不做“黑产工具人”》《小聪明与大麻烦》等网络安全短视频,并现场发放《网络安全知识手册》500余册,让网络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发案达110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9800余万元,刷单返利、虚假购物、游戏交易等成为主要骗术,个别大学生甚至沦为犯罪‘工具人’”。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赵炜警官受邀走进北京联合大学,讲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自己财产安全——大学生防诈反骗知识》。结合近年来北京地区针对大学生的真实诈骗案例,赵炜警官解析了各类诈骗的“套路”:从“以‘高额返利’为诱饵的刷单诈骗,到以‘低价装备’为幌子的网络游戏虚假交易,再到冒充物流客服以‘快递丢失赔偿’为由的钓鱼诈骗”,每个案例都贴近日常场景,让师生们倍感警醒。赵警官还总结了诈骗分子的常用话术与最新变种,针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社交需求、求职心理等,给出“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未知链接,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96110反诈专线或校园保卫处电话”的“三不一要”防范建议,帮助师生建立“反诈防火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