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2025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由中国新闻周刊携旗下“有意思报告”和动漫IP“哎呀我兔”推出,持续聚焦年轻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捕捉其中最为真实、富有时代节奏的变化。报告以“趣!生长”成为主题词,趣是不变的态度,而生长意味着不断突破、不断延展,也意味着在复杂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姿态。
《2025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发布 看见数据背后的“生长”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介绍,《2025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通过对全国不同线级城市5306位16周岁以上年轻人的调查,总结出他们在消费与生活方式上的变化趋势。
报告指出,年轻人靠走向山野解压,或者只是周末去远方。生长没有绝对的方向,重要的是找到令自己舒适的方法。
消费更是他们表达态度的重要方式,理性早已成为底色,不管是享受美食还是购买家电3C产品,要好价也要好品质;就连情绪价值也成为理性的一部分,买潮玩、养宠物,都是一种情感刚需消费。
年轻人的生长轨迹并非直线,而是充满选择与取舍。在不必要处“抠”,为人间值得“花”,这是独属于“生长力”时代的生活与消费态度。
有意思脱口秀开讲 大咖的生长故事
四位特邀嘉宾在现场以脱口秀的形式分享了他们有关“趣!生长”的故事与观点。
相声演员曹云金表示,他的“生长”是通过自我学习来进行改变的,“在欢乐里学,在逆境当中学,在顺风顺水的日子里也要学。舞台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要顺应这个时代。”
哲学博士陈果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追根究底有两个源头:外部世界的永恒流变,以及我们自身的变化起伏。而我们的核心实力和价值观,是真正可控的内因,是内在确定性的基石。专注“内因”,把握好自身的能力与价值观,才是我们一生的主要责任,也是我们在面对外界种种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时,安顿自己、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
安顿好自己的年轻人,在花钱方面更理性了。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当代年轻人消费的“低欲望”并非消极,而是在不确定性中积极构建生活确定性的理性选择;同样,他们的消费体现出“高韧性”,这体现在消费中不断追求情感的共鸣与体验的深度。
在“少走弯路”的成长教育语境中,青年喜剧人吕严表示。遇到喜剧之前,他的人生仿佛一直在“跑题”,从学音乐到学表演,又从学主持到做广告。回头看,这些弯弯绕绕,并没有白费,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垫高了他的舞台。吕严想告诉同样处于迷茫中的年轻人,“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弯路上,走出自己的万里前程”。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总在变化,消费则是其中最直观的注脚。从消费选择到品牌偏好,每一次买单都映射出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期待。活动也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商业嘉宾,捕捉那些微妙而生动的变化,分享他们眼中正在发生的“生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