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瞰冬奥 | 运筹 “雪上F1” 年轻团队迎难而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4-20 07:45

DCJ_8455.-1jpg.jpg

编者按: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拥有中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赛道拥有世界唯一超过360度的回旋弯,设计最快时速约135公里每小时,冬奥会比赛中速度最快的雪车项目将在这里举行,它也被誉为“雪上F1”。同时,雪车雪橇赛道也是本届冬奥会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而这里的运行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面临着艰巨的实战考验。

在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探访的多个冬奥场馆运行团队中,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团队虽然比较年轻,但是他们担负的使命可不轻,毕竟这个项目以往在国内还没有正式举办过,完全是一个新事物,而且一下子就要面对冬奥“大考”,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据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主任林晋文介绍,他们这支运行团队于去年11月正式组建,集中办公,组成成员有来自冬奥组委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从体育总局、媒体、电力、通信等专业公司属地抽调人员以及实习生等等,坚持一人多岗,群馆兼职,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成本,这样也有利于进行疫情防控。这支团队平均年龄30岁,很年轻,朝气蓬勃,干劲十足。

4192.jpeg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工作人员为冰面测温

在谈到2月举行的测试活动时林晋文说,按照能测尽测的要求,场馆团队在本次测试活动之前,梳理了测试活动期间的重点测试任务,这其中共涉及体育、交通、赛事服务、志愿者、医疗、媒体运行、语言服务、颁奖、人员管理等9个重点业务领域共计75项测试内容。在充分保障赛事组织的前提下,各项测试任务都要顺利完成。林晋文表示,通过本次测试,进一步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优化的方案。比如,媒体运行业务领域以实地演练的方式,分别对记者工作间、新闻发布厅和混合采访区的流线以及防疫要求下混合采访区的区域设置、以及远程采访的运动员、记者位置进行了具体规划。“无接触”式颁奖是本次测试活动仪式颁奖的创新,将运动员与运行保障人员进行分区管控,避免了交叉作业式,在最大化满足颁奖需求、办赛要求的同时,本次“无接触”式颁奖为赛时颁奖提供了借鉴意义。

4191.jpg

铲除冰面颗粒工作很重要

在此次测试活动中,运行团队面对风险应急处置迅速有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2月23日,延庆赛区出现降雪,自当天凌晨4时起,场馆运行团队组织人员和机械,以3号路为重点开展扫雪作业,并及时将运动员场馆内接驳车辆由考斯特调换为器材转运小型车辆,通过增加车检卡口,减少非必要车辆进入场馆,并在3号路危险陡坡地段增设现场指挥人员,加强场馆内水电气暖、遮阳帘等重点设施巡检看护等措施,保证了当天赛事活动的准时进行。

DCJ_8209-1.jpg

林晋文表示,在测试活动中,场馆设施运行良好,冰务管理保障有力,医疗团队力量精干,通过本次测试活动使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医疗保障团队由25名业务能力强、有重大赛事医疗保障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急救中心。之前运行团队就组织进行了多次赛道救援和防疫情况下的受伤救治等应急演练。测试活动期间医疗经理、医疗官、运动员医疗站医护人员主动与三个项目的国家队队医学习、交流。大家讨论了包括运动员受伤特点、容易发生事故的点位、国际大赛时翻车受伤案例以及救援经验等细节内容,受益匪浅,这样在今后的赛事活动中,就会为运动员提供更加高效的保障服务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 周学帅
摄影/ 崔峻

相关阅读
北大人民医院冬奥医疗保障团队今日出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3
瞰冬奥 | 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开展“全要素”运行测试
新华网 2021-12-12
瞰冬奥·聚焦 | 一个测试赛时长赶上三个冬奥会 “雪游龙”超长“待机”准备周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3
瞰冬奥·相约北京 | 冬奥测试赛首次迎来现场观众的背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3
瞰冬奥·相约北京 | 运动员状态好赛道也给力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迎来多个“第一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19
瞰冬奥·聚焦 | 北京“科技冬奥”计划有成效有期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18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科技助力雪橇国际训练周保障工作
新华网 2021-11-12
瞰冬奥 | 北京冬奥测试赛程过半 防疫举措经受考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