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产品制造项目全部完成
科技日报 2021-04-12 14:38

4月10日,由中核集团中核二三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产品制造项目在广东惠州全部完成,最后一批产品将于近期运往法国。该项目的完成,是中核集团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以及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具体体现。

“人造太阳”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俗称,是全球核聚变人一代代接力奔跑,致力于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ITER是规模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

ITER气体注入系统是我国首次承接的涉氚采购包。ITER气体注入系统复合管道主要是为ITER装置提供等离子体运行、维护、控制和处理所需气体,同时为加热和诊断中性束提供氢气和氘气,为弹丸注入系统提供弹丸推进所需要的气体,并为聚变装置提供聚变功率紧急关闭功能。该系统是最高级别的真空部件,技术要求远高于目前国内的商业核电管道,对设计和生产制造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协助和推动下,中核二三联合核西物院、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齐心协力,发挥各自优势,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开展生产,按计划完成各批次生产制造工作,确保项目现场安装进度。

文/陈瑜

编辑/ 倪家宁

打开北京青年报APP阅读原文
相关阅读
在成都“造太阳”的人:他从“核”点亮人类终极能源梦想
成都商报 2023-12-15
视界|走进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设现场
新华社 2023-11-30
“人造太阳”成功燃烧403秒背后
南方日报 2023-05-22
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新世界纪录
南方都市报 2023-05-10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新华社 2023-04-13
59兆焦耳!欧洲聚变反应堆创可持续能源新纪录
中国科学报 2022-02-12
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 创造新纪录
新华社 2021-12-31
东方超环的极限挑战:9万多次实验背后的中国“人造太阳”计划
中国科学报 2021-1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