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燕子的那天,她刚好要先在工作室外拍几张照片。匆匆地打完招呼,她重复了三遍“等我一分钟,就一分钟哈”就融化在了屋外的阳光里。坐下来还没喝上几口水,燕子又风风火火地进来、推门进储藏间放东西、换衣服,边走过来边跟同事交代着工作,到最后坐下来,整个过程还不足一分钟。
难以想象这高速旋转的陀螺前一晚刚和同事包了饺子,还拉着大家打了整晚麻将。第二天,午后最容易犯困的时段,一起麻将的同事睡眼惺忪地窝在凳子上修着图,而“马达精”燕子早已活力全开,侃侃而谈。
燕子自我介绍为努力实现环游世界理想的摄影师。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她来到北京,开创了IYZ爱燕子视觉及摄影学院。如今十年过去,她早因拍摄或旅游实现了这个理想。而一路上种下的新的幻想,也有许多已然发芽——开了个小酒馆,大家边吃边聊嘻嘻哈哈深夜也不打烊;想要日式小院,就恰好在日本开满樱花的伊豆海边遇上了理想的房子安家;被伤过也依然相信爱,就真的遇到了温柔合拍的男朋友。甚至于2018年有了在没接触过的行业里做出一点成绩的愿望,如今就有了OUTLAND这一露营品牌,满足自己探索自然的心愿。
酒馆“穿云燕”
伊豆的家
OUTLAND露营
“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努力吧。”找男朋友也是一样,“努力爱自己,爱你的人自然就来咯。”
行动起来
努力是落实的关键,而行动力便是至关重要的那个开端。燕子的行动力在居家方面展现得一览无遗——刚离婚时,燕子搬进了一个很小的、一个人刚刚好的单间生活。签下合同时,房子的地板“就像被打碎的玻璃又粘合一般的深色划痕布满了整个房间”,墙面也挂满了灰垢,还挂着个黑黄不明的小空调,就是唯一的家具了。陪燕子一起看房的朋友转身就要走,她却盯上了一个窗户外的露台。那个露台是另一幢相邻的楼的顶层,从这个破败小房子的窗户翻出去刚好可以到达。在那能看到四环路上的车水马龙,过年了看火树银花,夏天搬把凳子喝酒乘凉,“像一个都市中的秘密花园。”
搬进去后,她决定要彻底改造一番。墙脏脏的,那就自己戴上报纸帽,把它重新粉刷成白色;地板疤痕累累,那就买地毯盖住它;没有家具,那就自己再置办实惠的把屋子装满。五天后朋友再去拜访,怔在原地愣了差不多半分钟,随后哭着抱住燕子说:“你这种人,怎么可能会过得不好。老天给你一场暴风雨,你也可以把它变成奇幻剧。”
“如果你常常对很多事情只是想想,那么想做而未做的就会越积越多,就会慢慢在心里堆积出沮丧感。”燕子解释道。行动起来,就会打破这样负能量的循环,毕竟,“谁会不喜欢一直在往前走的人呢?”
这样的行动力来自于燕子妈妈从小到大的熏陶。翻起以前的相册,大家都会被燕子小时候的丰富程度所震撼。因为对很多事情都很有兴趣,燕子小时候不但学过小提琴、电子琴、油画、芭蕾、朗诵、声乐这些耳熟能详的技艺,她甚至还扎扎实实学了半年的快板。
燕子妈妈自己也是位行动派,因而也格外支持女儿去广泛地尝试。“她一直认为,持久的爱好和人生的目标、理想,其实是在无数个三分钟热度里面试出来的。”燕子说。
燕子摄影作品
选择
妈妈不仅为燕子打开了世界之窗,也教导着她如何选择。小时候每每需要搬家,燕子妈妈都会召开一个家庭会议,郑重其事地宣布新家的选址,举家去考察一番之后,再举手表决一下,多数人同意就可以搬家。
“现在想想,这根本就是个骗局啊,”燕子说,“房子都买了,怎么可能不搬?”但当时燕子会拉上姐姐很严肃地进行夜谈,一条条比对着现在的家和新家的优劣,最后得出结论,告诉妈妈“我们觉得可以搬”。
如此往复,燕子便觉得家里的大小事宜都与自己息息相关,她拥有着四分之一的决定权,倘若再与姐姐联合,就可以左右家里的决定。长此以往,因为早已习惯了选择,做决定不再漫无头绪,最终的决定也不再盲目,所以燕子很敢做决定,也明白自己的决定会影响什么,代价要自己负责。
大学期间,燕子一直在为电视台写剧本,大三还收到了电影公司的来信,邀请燕子毕业之后就去实习做编剧。本来一门心思地想要往这条路上走了,也是在大三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摄影,就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燕子摄影作品
“会后悔放弃法律、放弃编剧么?”
“我很少有后悔的情绪。”这不是说每次的选择一定是“最好的结果”,而是“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不好的,”燕子说,“很多时候,如果没发生这件事,可能你就不会受伤,但你也会失去现在所收获的很多。这些收获和经验,你真的能放下吗?”
有次燕子和朋友出门,不小心钱包掉了。朋友都替她懊恼,她自己却说,“我跟你说,如果不丢这个钱包,我们就不会在这耽误三分钟,刚刚过马路可能就会被撞了,可能就有这一辆卡车它就会撞过来。但正因为这三分钟,我们就安全了。”所谓能量守恒,燕子特别相信,人生海海,既要劈浪前行,也要感念一路上的所失所得。
功课
自然也有一些所失无法简单过去。在那些沉重的时刻,燕子或是会立刻下单购物车中躺了很久的心头好物,或是会一个电话打给朋友哭诉:
“你出来一下。”
“干嘛?”
“我要哭,总得有人看我哭吧,不然不就白哭了吗?”
“我忙得很!”
“你今天要是不出来的话,下次你打电话我也不出去了!”
真到见面了,两个人聊着聊着,伤心的事儿就慢慢消解掉、飞走了。“就是要允许自己有情绪低落的时刻。”燕子说。
类似的话也帮到了一位前来倾诉的粉丝。同燕子一样,她也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她说她感觉自己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那你就允许自己一辈子记得吧。”燕子这样回复,“不要为你的深情和长情感到自责。保有这份感情,或许还会为他哭泣,也不是一件坏事啊。他值得这样被你刻骨铭心地记住。”
燕子左手小臂内侧纹着的“Orange”,便是她女儿的小名。2013年八月底,小桔子因心脏病手术术后感染去世,当时才刚满十个月。以前燕子就一直习惯左手抱着她,如此更像是一直把她揽在怀里,时时刻刻都在一起。脖子后面的日期便是女儿的生日。一开始想纹忌日,但想想还是生日更有意义一些。竖着的一条,像思念和爱一般绵长。
那段时间,燕子看了很多心理、艺术、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的书,纵观着人类历史长河和广袤无垠的宇宙,她走入了一片璀璨的迷雾。她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自己为什么会对别人的生死产生这么大的共鸣?和父母的连结,除了血缘之外,到底来自于哪里?向外求知的同时,她也在向内探索这些有些哲学的问题。
随后燕子便听从朋友建议,去了新疆。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那片一望无际的苍茫给了她很直白、很充沛的震撼。在新疆,她显得愈发渺小,她的喜怒哀乐也微不足道。夕阳还是一如既往地美丽。这些很表层的感慨,当时切实地帮到了她。
就是在这样向外向内的探索中,燕子愈发意识到了二者的平等。霍金在确定最终研究方向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研究黑洞方向,这些无穷大的空间,二是研究量子力学,这一无穷小的领域。向外与向内,被拿到平等的天平上选择,燕子觉得这与向外向内的探索是一个道理。“你往外探索可以大到宇宙,而往里探索的广阔程度,其实也不相上下。”燕子说。在自我的这片宇宙里,“人所能接受与克服的东西,或许超出想象。每一个人都可以很强大。”
燕子终于允许自己在2019年出版的《人生海海,劈浪前行》中,细致地回忆女儿的降临。书中她写道,“谢谢你,曾让我爱你。”
因为爱
低落也好,积极也罢,燕子觉得自己是个“松弛”的人。她没有严密精确的日程表,每天要做的事就写在手机备忘录里,做完一项就打一个钩,今天不想做的,就挪到明天,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而生活的秩序感便由每天的固定项目承担——每晚锻炼,早上起来要听着音乐收拾一下家再出门。燕子形容这样的固定项目为海上航行的灯塔,航道可以随时调整,但你一直守望着前进的方向。
她经常将明媚的早间分享给大家。阳光透过纱帘涌进家里,暖暖的,带着早上特有的雾气朦胧,唤醒镜头后的她,和屏幕前在赖床、在上班路上的大家。燕子觉得也许很多人都会经历不好的事情,偶尔会来看看燕子的微博,就会发现生活依然还是挺好的,有爱人、有事业,每天乐乐呵呵的,经常做饭、去旅行,或许他们就会更热爱这个世界一些。
还有什么比心有所爱更幸福的事呢?和热爱的事情待在一起,似乎永远都青春不老。越是不设限地去探索,越是能在更多地方发现自己热爱的事物,在沿途看到更多的风景,体验人生。尝试得越多,越能在遇到热爱之事的时候敏锐地察觉到。
大三第一天拿起相机时,燕子突然感觉小时候学过的那么多东西都完美地在摄影里达到了一个融合。既需要对美的感知和塑造,又不需要像画油画一样静坐良久。
她拍了些静物。给朋友看,朋友说,“还不错哦。”
燕子说:“我感觉我会成为一个摄影师。”
文 王筠琪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 刘艺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