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行业“标杆”风光不再?西贝莜面村一周曝两起“卫生门”
中国经济网 2019-03-29 13:4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9日讯 谈到国内餐饮行业的“标杆型”企业,很多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西贝莜面村。一直以透明隔挡、现点现做为特色的西贝在很多消费者的心中都是“干净、卫生、安全”的代名词。

然而,在今年“315”期间,西贝莜面村南京金鹰店被执法人员发现后厨存在餐具不干净、厨师不戴口罩等多项卫生问题。对此,西贝发布致歉声明,称将认真整改并向公众开放后厨。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南京店事件发生一天后,就有消费者在西贝的上海长宁店中发现了蟑螂的身影。此外,有媒体走访发现,所谓的“向公众开放后厨”,实际上对参观的消费者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南京店:餐具洗后仍存油污 厨师边切肉边摸抹布

据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3月16日报道,记者随执法人员走访西贝莜面村南京金鹰店时发现,店内后厨存在多项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视频画面显示,西贝后厨内经清洗和消毒后的碟子上还明显残留黄米糕的痕迹,其他餐具上也能看到食物残渣、油渍、灰尘和洗涤剂等。该店店长表示,在使用餐具前会再用口布进行擦拭。当执法人员问及“是否做到一次性毛巾擦一个餐具扔一个?”店长表示“没做到”。

执法人员还发现,有厨师一边切肉夹馍的馅,一边用擦桌子的抹布擦手。

同时,在就餐区域的透明隔挡内,所有操作人员均未佩戴口罩。

3月18日凌晨,西贝莜面村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对此次卫生问题“深感抱歉和惭愧”,公布了12项整改措施,并表示从即日起开放全国所有门店的厨房和洗碗间,欢迎消费者参观监督。

上海店:餐桌惊现“小强” 消杀记录存疑

据媒体报道,就在南京店事件发生一天后的3月17日,有消费者在上海长宁店就餐时,发现一只蟑螂爬到了孩子的碗筷附近,让不到两岁的孩子遭受了惊吓。

据消费者透露,当天西贝前厅经理称餐厅每周进行1次消杀蟑螂工作,但并未当场提供消杀记录。在消费者要求提供前半年的消杀记录后,店长只给消费者提供了6张记录,然而按照店内“一周一次”的说法,半年中应共有24张记录。

随后,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查结果显示,该门店“灭四害”的记录实为“一月一次”,并非“一周一次”。

消费者认为,西贝工作人员的解释“漏洞百出”,也并未对受到惊吓的孩子进行安抚。对于西贝分管食品安全的副总裁提出“最多赔偿500元代金券”的解决办法,他表示“不需要”。

3月27日,涉事门店大堂经理表示,饭桌上出现蟑螂确有其事,西贝已于第一时间给予了免单的赔偿,其他赔偿事宜还在协商中。

向公众开放后厨?店长拒绝称“不知道”

在南京店事件后,西贝在其官微上发表公告,承诺将向公众开放全国门店后厨,欢迎参观监督。然而有媒体走访后发现,参观后厨并非这么“简单”。

在北京双井店中,有媒体提出参观后厨的申请,店长先“表示拒绝”,称“不知道公司有相关声明”,在查阅公司内部文件后,又表示可以带领参观。在世贸天阶店中,工作人员称需要出示健康证和身份证。

根据报道,在走访的西贝门店中,各门店对于这一声明的说法和做法均不统一。例如悠唐店、合生汇店直接告知后厨和洗碗间不开放;朝阳大悦城店、望京凯德华联店、君太店、阜成门店、当代店、亚运村一店则表示,消费者需要出示健康证才能进入后厨参观。

对于西贝暴露出的卫生问题,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最大的责任主体还是在企业本身。国内连锁餐饮品牌此次暴露出门店管理方面的弱点,也为其他连锁餐饮品牌敲响了警钟,未来该如何打造食品安全生态圈值得各界广泛关注。(经济日报)

编辑/ 田野

相关阅读
新春期间餐饮行业迎来客流高峰 西贝将严控食安管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9
食材有机化 西贝开卷儿童餐细分市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6
西贝IP首秀 五一假期儿童餐售出47万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4
自称“小西贝”使用相似商标 无锡一西北菜餐厅被西贝起诉索赔300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7
西贝联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儿童在外就餐报告 第四代专业儿童餐3个月售出超347万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2
西贝莜面村国庆假期客流量超112万,外卖量增长52%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9
瞄准儿童餐市场 西贝在京举办儿童美食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1
预制菜亟待出台行业规范
北京日报 2022-05-27
最新评论